第一百八十七章 交换(1/3)

  【我成了海岛王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爱微阅读网【2vdu.com】

  王隽编写最后一本教材《科学常识》的时候,田里的水稻也陆陆续续收割完了,第一季算是圆满收了官。

  根据统计的结果,这一季的平均亩产是一百八十斤。

  这一“斤”,是王隽根据自己的体重换算过来的重量单位。多少年来,由于坚持锻炼,经常出门去野外作业,他的身上并无赘肉,体重基本上一直稳定在135斤左右,波动极小。来这里以后,肌肉比穿越前发达了一些,体重可能增加了几斤,但误差不会很大。

  现在只是定一个标准。让这个标准尽量接近现代,是为了王隽自己好理解。有点小误差,不会影响实际使用的效果。

  像统一长度单位一样,王隽也制定了重量和体积的标准。度量衡,是生产活动经常要用到的,在征服大屋围后,王隽就已经把统一度量衡这件事情做了。

  眼下一百八十斤的亩产,产量比较低,但王隽其实挺满意的。这才第一季呢,无论是耕作技术还是品种,都有提升的空间。他相信,随着时间的延伸,经验的积累,亩产会逐步提高的。

  王隽的目标是二百至三百斤,取平均数二百五十吧。

  二百五?

  这个数字有点搞笑,但王隽的目标就是这个。

  要知道,现代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亩产,那是超过千斤了。

  英子、常穗她们对第一季的收获十分满意。这样的产出已经超越了她们的期望。

  常穗原本就是种田出身。年纪一大把了,种了几十年的田,还没有哪年的稻谷够吃的,都得靠其他的食物补充才能度日。

  但如今,按照目前的产量,多耕一些田的话,稻米有可能够吃了。

  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向她们招手,想让她们不激动都不行。

  稻子是分批收割的,倒伏和脱粒的品种先收上来了,送给了后勤组当粮食。

  最后收割的稻子,是不容易脱粒和倒伏的品种。王隽要扩大它们的产量,作为优良品种培养。

  接下来的工作是第二季的栽培。

  有了第一季的经验,第二季的工作进行得便要顺利的多。不过,由于各道工序搭接的不够顺畅,今年种三季是不可能了,只能种两季。

  第二季的耕作面积比第一季差不多翻了一倍。王隽当初划定的100米见方的土地,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,已经全部建成了农田。当然,这并不多,总共不过约15亩,有一半还是菜地或者种上了麻。所以,种水稻的田不过七八亩而已。

  种子的用量是很少的,全部水田种完,种子还没用到三分之一,王隽将多余的种子留了下来,应付明年种植三季稻。今年没种成三季,就是因为准备种子耽误了时间。

  那日,王隽带着英子、美琳、常穗和素素,沿着河岸向前走,划定了接下来开垦的农田的范围。这块地,比之已经开发的土地,面积足足翻了一倍。

 

本章未完,点击[下一页]继续阅读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