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颇篇(4)(2/4)

  【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爱微阅读网【2vdu.com】

  一个人站了出来,他就是凭借一战封君的人:马服君赵奢。

  廉颇说了为什么不能打,也说了不打的意义。

  赵奢说能打,并说了打的理由。驰援阏与,对战秦国的任务,落到了赵奢的身上。赵奢表现很优秀,打赢了一场根本不可能取胜的战争。赵惠文王高兴,封赵奢为马服君。至于,赵奢是如何作战,如何取胜。我在《赵奢篇》用了很多文字讲解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  阏与之战,廉颇主张不救,不仅错过了与秦对战的机会,更错过了一战封君的机会。阏与之战,也是赵惠文王在位时,有关廉颇作战最后记录。三年后,赵惠文王去世(公元前266年),及至赵孝成王(公元前262年),再无史料证明廉颇用兵之道。

  然,战国时代,属于大争之世,总会有兵家的舞台。

  长平之战,让廉颇再次出现在视线之中,登上将星的舞台。

  这里有个问题:赵惠文王去世,赵孝成王在位,赵太后主政。秦国伐赵,燕国攻赵。为什么廉颇被誉为勇冠诸侯,却没能领兵出征,报效家国?

  也许,有赵太后、赵孝成王最深层次的考虑:忌惮先王时期的能臣悍将。

  或许,廉颇要震慑魏、齐,脱不开身。

  又或许,廉颇要镇守国内,稳定朝局平安过渡。

  或者,廉颇年纪大了,身体不好,不能出征。

  可能,还有其他原因,等待更多的史料来发掘。

  总之,在赵惠文王死后,秦燕伐赵。廉颇没有得到重用,马服君赵奢也没得到重用。得到重用的人是赵国拿河间之地,换取齐国的安平君田单。

  赵孝成王继位三年后,也就是公元前262年,廉颇又是如何登上舞台,力战秦国?

  事情的起因: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献地。

  话说,秦昭襄王驱逐四贵,囚禁宣太后,就开始东伐诸侯。孱弱的韩国,注定挨打。不仅如此,秦昭襄王还派出了一个秦国最能打的战将:武安君白起。

  白起出场,山崩地裂,血流成河。

  白起一战攻占韩国太行以西的疆域,再战攻破太行以东的要塞,三战拿下野王掐断韩国上党和新郑之间的联系。韩国不能敌,只能割地请和。

  可,上党军民不干,这就有了冯亭献上党。

  至于,冯亭献上党的原因,我在《赵孝成王英烈传》多有提及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  冯亭献上党,赵孝成王派平原君率军五万接纳上党。秦韩之战,演变成秦赵之战。

  秦昭襄王以王龁为将,征伐上党。王龁打得很优秀,连战连捷,攻入上党腹地。平原君打不赢,只能把上党军民撤回赵国本土。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,驰援上党。

  秦赵两国,战事升级,这就是公元前262年---公元前260年,战国时代诸侯争霸中后期声势浩大、最惨烈的一场战役:长平之战。

 

本章未完,点击[下一页]继续阅读-->